宁夏利通区供港蔬菜迎来采收季 36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餐桌
宁夏利通区供港蔬菜迎来采收季 36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餐桌
宁夏利通区供港蔬菜迎来采收季 36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餐桌
中新网吴忠5月23日电 (记者 于晶)5月23日,记者走进(zǒujìn)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的(de)供港菜心种植基地,百余名采菜(cǎicài)工人弯腰作业,将鲜嫩的菜心整齐码放,这些带(dài)着露珠的蔬菜即将开启一场跨越千里(qiānlǐ)的"保鲜之旅"——36小时后,它们将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上。
工作人员正在采收供港(gōnggǎng)蔬菜。于晶 摄
作为宁夏重要(zhòngyào)的供港蔬菜(shūcài)基地,利通区依托黄河灌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已建成9个供港蔬菜优势产区,总面积达1.45万亩。主要(zhǔyào)种植菜心(càixīn)、芥蓝等高品质叶菜,平均亩产2400公斤,年产值超亿元,成为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"菜篮子"基地。
"我们采用'种植+冷链'的闭环管理模式,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度。"宁夏茂鑫通冷藏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英杰(yīngjié)介绍,基地每天(měitiān)采收(cǎishōu)的蔬菜都要经过预冷处理,在2800平方米的预冷库中锁住鲜度,随后通过全程冷链运输,36小时内(nèi)即可抵达南方市场。目前基地已采收2000多亩,预计(yùjì)全年总收入可达1.37亿元。
工作人员正在(zhèngzài)采收供港蔬菜。于晶 摄
高效(gāoxiào)的产业链不仅(bùjǐn)保证了蔬菜(shūcài)品质,更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。来自贵州的采菜工王大姐说:"一天能挣近200元(yuán),还管吃管住,能干到11月份。"据统计,基地采摘期每天用工400余人,年(nián)支付劳务工资960余万元。同时,配套的冷链物流每年创造运输收入超8000万元。
利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(biǎoshì),经过13年发展,当地供港(gōnggǎng)蔬菜产业已形成标准化种植、绿色认证、冷链配送的完整体系,并荣获"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(ānquán)县"称号。随着品质提升和物流优化,更多宁夏优质农产品正通过(tōngguò)这条绿色通道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(完)


相关推荐
-
上海静安检察院发布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(2024)》
-
立足“四早”密织防汛安全“防护网”
-
能源大国的电荒:谁在大口“吃电”?伊朗又如何打破困局?
-
儒韵时评丨以改革创新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-
顶端新闻两项目入选河南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
-
暑假旅游目的地安利!用青春方式打开好客山东
-
南京攻坚“机器人之城”
-
曲阜以“赛”引客,点燃古城新魅力
-
时光笔记⑪丨当青春遇见韶山,他们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
-
酷暑天气持续“烤”验厦门,未来几天高温晴热
-
上海静安检察院发布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(2024)》
-
立足“四早”密织防汛安全“防护网”
-
能源大国的电荒:谁在大口“吃电”?伊朗又如何打破困局?
-
儒韵时评丨以改革创新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-
顶端新闻两项目入选河南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
-
暑假旅游目的地安利!用青春方式打开好客山东
-
南京攻坚“机器人之城”
-
曲阜以“赛”引客,点燃古城新魅力
-
时光笔记⑪丨当青春遇见韶山,他们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
-
酷暑天气持续“烤”验厦门,未来几天高温晴热
-
上海静安检察院发布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(2024)》
-
立足“四早”密织防汛安全“防护网”
-
能源大国的电荒:谁在大口“吃电”?伊朗又如何打破困局?
-
儒韵时评丨以改革创新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-
顶端新闻两项目入选河南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
-
暑假旅游目的地安利!用青春方式打开好客山东
-
南京攻坚“机器人之城”
-
曲阜以“赛”引客,点燃古城新魅力
-
时光笔记⑪丨当青春遇见韶山,他们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
-
酷暑天气持续“烤”验厦门,未来几天高温晴热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